在基层医疗服务的最前沿,每一次与死神的较量,都诠释着医者守护生命的执着与担当。近日,敦寨镇中心卫生院依托高效的胸痛单元协作机制,成功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生动展现了基层医疗机构在胸痛、卒中救治领域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
溶栓后监测生命体征正常
突发险情,基层医疗迅速响应
69岁的龙某某因“腰骶部疼痛10余年,加重伴咳嗽、全身酸痛3天”入住敦寨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住院次日傍晚,患者回家用餐后返回病房。两小时后,他突然主诉剑突下持续疼痛超2小时,并伴有上身出汗、寒战等症状。值班医生反应迅速,立即启动院内胸痛救治流程,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体温36.5℃,心率50次/分,呼吸22次/分,左上肢血压120/60mmHg、右上肢血压150/90mmHg,血氧饱和度96%。同时,快速完善心电图及相关检查,迅速锁定患者病情。
分秒必争,打响生命保卫战
危急时刻,内科杨金成主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精准评估,判定为急性心肌梗死。杨主任即刻组织多学科团队展开救治,一方面指导用药稳定患者病情,另一方面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详细说明病情的严重性以及溶栓治疗的紧迫性。在家属同意后,医护团队严格按照规范流程争分夺秒实施溶栓治疗。得益于胸痛单元日常反复演练形成的默契配合,整个救治过程紧张有序、高效推进。最终,溶栓成功,患者病情趋于平稳。随后,卫生院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安排救护车将患者转诊至锦屏县人民医院,以便进一步开展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单元建设赋能,救治成果惠及百姓
“每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是胸痛单元建设成果的有力证明!”锦屏县人民医院龙家柏副院长对此次救治给予高度肯定。近年来,敦寨镇中心卫生院在县胸痛中心的统筹指导下,全力推进胸痛、卒中单元建设。通过优化救治流程,实现患者从发病到治疗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加强多学科协作,打破科室间的壁垒,凝聚高效联动的救治合力;开展常态化培训与演练,不断提升医护人员对胸痛、卒中疾病的识别、诊断和急救能力。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大幅缩短了急性胸痛、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显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真正做到了急危重症患者在基层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治,为后续转诊和进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
胸痛卒中救治并重,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在提升胸痛救治能力的同时,该院同样高度重视卒中单元建设。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构建县域卒中救治网络,打造了覆盖全流程的卒中防治体系。从卒中早期识别、超急性期溶栓到后期康复治疗,每个环节都倾注着医护人员的专业与责任。如今,胸痛、卒中救治能力的双提升,已成为该院守护基层群众生命健康的坚实保障。
未来,敦寨镇中心卫生院将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持续优化胸痛、卒中救治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以更专业、高效、暖心的医疗服务,践行医者初心使命,为区域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