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县校(园)长的一封信

致全县校(园)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 字体:


各位校长(园长):

新学期临近开学,师生陆续返校,为切实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现再次提醒全县学校校长(园长)要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排查消除风险隐患,严防严控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健康安全。

一、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一是落实校长(园长)负责制。校长(园长)是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承担食品安全责任,负责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要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按规定配齐配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明确岗位责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中小学(含幼儿园)要落实相关负责人每餐与学生共同用餐的要求,做到同餐同食。二是严格证照管理。学校食堂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按经营许可载明的经营项目进行经营,并坚持公益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三是严格校外供餐单位管理。引入社会力量提供供餐服务的,要严格招标程序,公开选择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能承担食品安全责任、社会信誉良好、符合条件的供餐单位。按规定与供餐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双方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督促食品校外供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校外供餐单位引进和退出机制,定期公示供应商和食材采购情况,及时更换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供应商。

二、切实排查安全隐患。一是严格清洗消毒。在恢复供餐前要对加工经营场所、餐饮具、刀具、砧板、容器具、冰箱等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修维护,确保能正常运转和使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要在214日前,配齐配全与供餐人数相匹配的清洗消毒设备设施,并按照《贵州省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操作指南》要求,开展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二是强化病媒生物防制。要对“三防”设施设备配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食品处理区及用餐区清洁,台面、地面等裸露部位无散落食品及油渍,门窗无蛛网、无灰尘,室外无积水、无蚊蝇孳生物、无鼠洞、鼠粪、鼠咬痕、蟑粪等鼠迹蟑迹,室内无鼠、无蟑螂(卵荚)、无蝇、无蚊。三是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落实校园追溯工作机制要求,逐步实现原料采购、进货查验、原料贮存、有害生物防制、食品留样、清洗消毒、人员卫生、培训考核、废弃物管理、分餐管理、信息公示、色标管理等“12到位”。

三、严格食品加工过程控制。一是严把食品及原料进货关。全面清理上学期留存并出现过期变质、霉变生虫等异常情况的食品原料。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加工制作、食品留样、信息公开等制度,对原料采购至成品供应实施全过程控制。二是严把食品加工过程控制。食品加工过程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各类共用器具、容器要有标签标识,区分使用,定位存放。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落实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要求,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禁止禁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菌、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三是严格从业人员卫生管理。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全部体检,确保从业(管理)人员持有效健康证。落实晨检制度,严禁患有发热、腹泻等症状的人员接触和加工食品,所有在岗人员均要正确佩戴口罩、穿戴工衣工帽上岗。

四、坚决杜绝餐饮浪费。一是要严格落实有关规定。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和制止餐饮浪费有关规定,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学生口味和营养健康需求,把节约理念贯穿食材采购、加工操作、配(分)餐以及用餐等各个方面,减少食材原料采购、加工中的浪费,从源头上杜绝餐饮浪费行为。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厉行节约、反对食物浪费的良好习惯,牢固树立“粮食是一种紧缺资源”的节粮意识,培养勤俭节约良好美德,坚持按需取餐,开展“光盘行动”,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

                                                          


                                                      锦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