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多措并举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
一是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全县零工市场建设。采取“政府+用工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从广东佛山引进优质人力资源机构在锦屏成立公司建设运营零工市场,选定锦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楼大厅建设“锦屏县零工市场”,建成企业服务区、现场招聘区、信息发布区、零工等候区等多功能区域,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能容纳零工超500人,为企业开展招聘,为求职者提供免费求职、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今年以来,共举办57场次招聘会,发布岗位需求人数10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000余人次。
二是规范“线上”平台管理提供便利化就业服务。结合零工个人习惯,采取通俗易懂、简便快捷、符合实际情况的方式,强化零工“线上”就业服务,依托零工市场,对已组建的“锦屏人在佛山工作群”、“锦屏人在广东工作群”、“锦屏县就业服务群”等微信群及就业微信公众号进行统一管理和开展服务,为零工提供就业岗位推荐、转岗、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服务,促进稳岗就业,通过线上平台,帮助4000余名零工人员就业增收,其中,宣传组织450人到锦屏县敦寨镇农业产业园采摘蓝莓,通过提供免费“就业直通车”方式组织60人到榕江县两汪乡采摘茶叶,组织33人到广西收割甘蔗,组织50人到浙江桐庐进厂务工。
三是开展“人社+村居”零工驿站建设打通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健全县、乡、村三级零工就业服务网络,推动下沉就业服务,锦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积极向上级争取到60万元就业补助项目专项资金,共计投入近120万元在人员集中、人流密集、产业集聚、易地搬迁集中区的黄门村、聚龙社区、敦寨村等13个村建设“人社+村居”零工驿站,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周边村寨,形成覆盖城乡、便捷可及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截至目前,锦屏县建有公益性零工市场1个,移民安置点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6个,2024年新建成“人社+村居”零工驿站13个,在农贸市场新建零工驿站1个,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健全。
四是强化运营能力建设更加注重零工市场实效。采取政府搭台,人力资源机构专业化运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机构岗位信息资源,企业管理模式优势,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基层就业服务供给模式。零工市场(零工驿站)人员优先雇佣本乡镇本村高校毕业未就业学生和蜂王、头雁、劳务带头人等在村里有一定威望,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的人来做,高效专业化推进站点专业化运营,让站点真正发挥作用,做出实效。
五是服务清单化精细化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在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开展“亮明个人身份、亮明岗位职责、亮明服务指南”“三亮”工作制度,挂牌上岗,接受监督,对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工作人员没有开展集中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集就业信息岗位推荐、现场招聘、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劳动维权、社保等便民服务于一体,重点面向高校毕业、脱贫劳动力、残疾人、退役军人、退捕渔民等就业困难重点群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人社便民服务。
六是强化对零工群体就业创业政策支持保障。一是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稳定就业政策。为进一步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调动灵活就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先缴后补”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给予补贴,今年以来,我县共审核通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79人。二是针对在家照顾老人小孩无法外出、年龄偏大、通过市场化难以实现就业的零工劳动力,积极开发“保洁员”、“就业协管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就业安置,2024年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5121人,有力保障零工群体稳就业增收。
七是围绕零工等群体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量。每年常态化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围绕我县产业和企业用工岗位需求,以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和闲置在家富余劳动力等群体为重点,统筹各类符合条件的培训资金和资源,积极开展短平快和中长期项目制培训,2024年,全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68人次,其中短平快技能培训537人次,中长期项目制培训354人次,创业培训59人次,证书直补11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