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锦屏县的东南部,有一条蜿蜒碧玉的江水,名曰亮江。她宛如一条五彩斑斓的凤凰,静静地栖息在广袤的杉乡大地上。亮江河畔,一座崭新的工业之城拔地而起。荡漾的微波与远山、田园、工业新城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自然画卷。
时间拨回十四年前,为了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需要,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敦寨镇选址建设贵州锦屏经济产业(开发)区。
2011年2月,一个生机勃发的早晨,贵州锦屏经济产业(开发)区建设开工启动仪式在敦寨镇举行。当一把新泥被高高铲起的那一刻,标志着举全县之力发展工业的宏伟征程正式启航。这一历史性时刻,犹如一声惊雷,唤醒了沉睡中的杉乡大地,打破了料峭春寒里的宁静。
从此,亮江河畔,炮声如雷,夯声阵阵。一场声势浩大的工业园区建设工程至此拉开帷幕。
这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在首期建设的2.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前后从各乡镇、各部门抽调而来的100多名领导干部进驻敦寨镇开展建区工作。有些干部连续奋战两个月都没有回一趟家,更有些干部主动扛起最重的担子直冲在前,不畏艰难险阻,无惧风雨坎坷,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更留下了“六星级宾馆”、自古忠孝难两全、园区拓荒人、一切为了百姓、保姆式招商等感人故事。
这是一项创造奇迹的工程。翻开旧相册,一张张贵州锦屏经济产业(开发)区建设现场带着泥土芬芳和工业气息的照片,让人感慨万千。当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依托“三材一电一矿一特”资源禀赋,重点发展木材、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现代产业,着力打造一座新兴的“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愿景,如今已变为现实。
从一片荒芜起步,短短十四年,在9.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从一张规划蓝图,华丽蝶变为初具现代化规模的工业新城。回顾其发展历程,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2011年2月,贵州锦屏经济产业(开发)区开工建设;
2012年9月,贵州锦屏经济产业(开发)区跃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行列,并更名为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
2015年1月,三黎高速公路敦寨(开发区)互通口通车;
2017年6月,国际知名羽毛球品牌亚狮龙集团落户锦屏;
2018年5月,贵州锦屏亚狮龙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2年11月,获评“贵州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
2023年10月,轻工业标准厂房建成并对外招商;
2024年7月,获评“全省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称号;
2024年9月,园区企业亚狮龙公司荣获“首届黔东南州州长质量奖”提名奖;
2024年9月,河北秦皇岛乔氏实业集团落户锦屏;
……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作为从零起步建设的工业新城,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始终肩负着全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样板的使命。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终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政治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主导产业定位,锚定工作目标,抓实非公党建引领带动,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功能配套和要素保障,走出了一条具有锦屏特色、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高端高新高效、集聚集群集约之路。
“这球飞得真快!”在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羽毛球馆内,一场大型的羽毛球赛事正在火热进行,一旁观战的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对一只飞速击出的羽毛球拍手称绝。
这只带有国际知名品牌“亚狮龙”标识的羽毛球,它并不是产自遥远的沿海发达地区,而是来自距离赛场仅仅500米的国内最大的羽毛球生产基地——贵州锦屏亚狮龙产业园。
这是一座拥抱群山、生态优美的现代化羽毛球产业园。亚狮龙生产的羽毛球产品畅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销售的每十个羽毛球中,就有一个羽毛球产自这里。
产业是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命脉,明晰主导产业定位又何尝不是破立并举、竞进提质的大手笔。
作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明确提出以运动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以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石材精深加工、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为特色产业,加快打造发展更有序、特色更鲜明、产业链更完整、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1+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全力以赴让更多优强企业落户锦屏,推动更多项目按下“快进键”、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思路清晰了路更宽,方向找准了干劲更足。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不断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加快产业集群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亚狮龙、大桐利、羽辉科技、乔氏台球、锐达石材、威铂台球、伟华体育、威迪箱包、椰来旺食品、锦睿食品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项目相继落户,为努力打造“30亿级园区”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城融合,不仅要有产业的引入,更要有城市的建设。
金秋九月开学季,贵州椰来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文娟迎着早晨轻柔的秋风,把孩子送到距离工厂仅有一公里的敦寨小学入学。十分钟之后,这位来自湖南武冈且干劲十足、充满睿智的年轻企业家,便全身心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当下,正是椰汁饮料市场销售旺盛期,椰来旺食品公司作为开发区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重要的“链主”企业之一,正在抓住难逢的发展良机,不断扩大产能、提升品质,全力抢占市场高地。
从当初在离开家乡前往广东中山创业,鏖战商海多年,最后毅然选择落户锦屏,这段不平凡的创业历程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令人十分钦佩。谈及选择锦屏的原因,她用“三个深深”概括:“一路走来,是这里的企地战略目标高度契合深深触动了我,是这里的山水人文深深感动了我,是这里的营商环境深深吸引了我。”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产城融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在西部地区县市推进产城融合困难重重,受地形地貌、交通区位、功能布局、人口基数、高端服务业等因素的制约,实现产、城、人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上更是难上加难。但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知难而进,始终秉承“以城兴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按照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生产与生活空间整合的布局要求,在聚焦产业导入的同时,不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增加多层次、多样化基本服务供给,系统布局学校、医院、交通、地产、酒店、商贸、物流等民生项目,推动产业发展、生活配套协同并进,让开发区发展更有“热度”、让民生幸福更有“温度”、让企业发展更有“力度”。
以异地移民搬迁琴荡万人安置区、敦寨老水泥厂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推动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过上好日子。如今,一栋栋整齐的楼房,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和谐幸福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以坐标广场、万福麟酒店等一批标志性的商业、酒店地产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生产经营和生活服务并举的产业配套体系,不断提升特色小镇品位,让这片土地既能承载创业梦想,又能满足安居乐业的需求,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完美融合。
以开通县城至开发区交通专线、“锦屏7路”公交车线路为带动,加快城乡交通设施建设,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构建内联外畅、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为群众务工、出行搭建起民生“幸福线”。
弄潮儿向涛头立,风起正是扬帆时。新时代新征程,贵州锦屏经济开发区将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深入实施“1+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主要抓手,以推进产城深度融合为主要路径,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要动力,主动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全省大局中抢抓机遇、奋勇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锦屏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