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在锦屏县铜鼓镇花桥村的广阔坝区稻田里,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不同于以往的是,今年这里的主角多了一种名为“玉针香”的优质水稻品种。大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抓紧晴好天气进行抢收;一旁等候的农用运输车随即装车,将刚刚脱粒的稻谷直接运往晒谷场进行晾晒,准备出售。
铜鼓镇在稳定传统水稻种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胆引进市场售价更高、米质口感更佳、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玉针香”水稻品种,采用“订单农业”模式进行推广种植,提前签订合同、明确种植品种、数量和收购价格,有效降低了村民的种植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激发了大家的种植热情。
“去年我们试种了10亩玉针香,亩产可以达到1352斤,今年我们追加到了260多亩,传统干谷的价格现在是1.3元一斤,而玉针香去年就能卖到2.5元一斤,价格差不多翻倍。我们就是想作为一个示范,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让他们增产增收。”铜鼓镇花桥村党支部书记肖池彬介绍道。
订单式种植不仅优化了当地的种植结构,更成为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铜鼓镇嫩寨村农户杨八斤脸上洋溢着喜悦:“以前种普通稻谷,担心卖不上价。现在跟着订单种了一二十亩‘玉针香’,销路不愁,价格也有保障,收入确实增加了不少。”
眼下,铜鼓镇正全力以赴进行“玉针香”水稻的收割、晾晒工作,确保颗粒归仓,及时交付订单。
近年来,铜鼓镇充分发挥坝区优势条件,在推进传统水稻种植中不断探索坝区水稻“精品”,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红利,全力推广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为锦屏传统农业探索提质增效、促农增收提供了有益借鉴,现代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在这片大地上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