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平略镇平敖村平菇种植基地,一朵朵平菇撑着灰色“小伞”从菌棒里舒展开来,有的半边还嵌在木屑里,有的则把菌柄撑得直直的,连带着菌棒上的菌丝都亮晶晶的,像是从木头里“长”出了一片小天地。
一早,基地负责人姜啟煜正有序地组织工人采摘平菇。“每到平菇采收的时候,我们就组织10名工人到基地来摘菌子,当天送到市场上去卖,保证平菇的新鲜度。” 姜啟煜难掩脸上的喜悦。据介绍,平敖村第一批采摘的平菇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这已经是第二批了,近期还有好几家饭店打电话来联系供货。
为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平敖村“两委”在平略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组织人员到湖北调研,结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决定开展平菇试种项目。项目启动后,积极对接农业专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组织养殖人员参与专业培训,学习菌种培育、温湿度控制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为试种成功奠定基础。
今年5月初,平略镇平敖村共试种平菇13000余棒,7月份开始进入采收阶段,日采鲜菌400斤左右,每公斤市场价约10元。
平菇试种成功的背后,是平敖村依托“党支部+联合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的智慧结晶。联合社挑起整个基地菌棒管护的重担,提供优质菌种、手把手传授技术,还拓宽销路,打通市场脉络。村民们也借力起航,通过在基地务工获得酬金,实现了群众拿薪金、企业获收益的双方共赢美好愿景。
“这个菌子在我们村上种,我有空就来基地上班,整个季节采摘下来我大概可以拿到1000来块的工钱,在家门口也有钱赚,我很开心!”正在采摘平菇的村民姜保娣高兴地说。
展望未来,姜啟煜信心满满。按每棒鲜菌产量2斤估算,这13000余棒总产量可达2.6万斤,预计总产值达13万元。自7月初开始采收,陆续采收至8月底,平菇遵循着随采随卖的节奏,新鲜采摘后当日出售,保证平菇品质。
近年来,平略镇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金丝皇菊、金钩藤、平菇等特色产业相继落户,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道路。
通讯员:石叶宏 吴章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