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正值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开花结籽前的防控关键窗口期。近日,在锦屏县铜鼓镇的稻田间,一场由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联合州农科院等多家单位共同推进的生态保卫行动有序开展。通过“专业技术指导+群众共同参与”的方式,全力守护农田生态系统与区域生物多样性。

记者在现场看到,农技人员与村民们手持锄头、镰刀等工具,对零星或成片生长的黄色花株进行清理,并将铲除的植株集中堆放、统一处理。来自州农科院的专家与县植保站技术人员结合实物标本,向参与群众详细讲解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除治要点,进一步提升群众识别与防控能力。

“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能力极强,单株植株可产籽数万粒,且其根系会分泌物质,抑制周边其他植物生长,极易形成单一群落,对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锦屏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龙向祥介绍,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秋季是其种子成熟前清除的黄金时期,及时防控可有效减少种源扩散。

据了解,此次防治行动不仅依托州农科院、州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在技术上提供的支持,还获得了部分物资援助,形成了州县联动、多部门协作的综合治理格局。截至目前,当地已在重点发生区域组织开展集中防治行动,累计清理整治面积约30亩。
为构建长效防控机制,锦屏县正在州级相关部门的技术与物资支持下,逐步建立起村级巡查监测队伍,推动形成“专业指导+群众参与”的联防联控体系。不少村民在培训与实践中,从“不了解、不在意”转变为“能识别、主动防”的基层治理主力。

铜鼓村村民杨胜勇表示:“以前不知道这种黄花危害这么大,现在清楚了。如果不及时清理,土壤会退化,庄稼也会受影响。”他和其他村民每隔数月便会查看已防治地块,是否有新生长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