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郝文彬:我想留下来 继续深耕山区职教
为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充分发挥教育帮扶作用,从2022年开始,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从东部省份选派一批优秀骨干,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任正职校长,锦屏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郝文彬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7月25日,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郝文彬带着组织的重托,来到锦屏县中等职业学校担任校长,由于锦屏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带,山多地少,经济发展落后,当地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都选择外出务工。“办学规模比较小、招生比较困难,是我们学校当时最大的瓶颈。”回忆起刚到学校的情形,郝文彬不禁感慨道。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的振兴。让更多的当地人留下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投入到家乡建设,服务反哺家乡,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是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扩大办学规模,郝文彬带领教师团队,争取政府支持,出台《锦屏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将帮扶工作纳入全县教育一盘棋。围绕县职校招生困难的办学瓶颈,印发《锦屏县 2023 年中职招生工作方案》,开展上门接受咨询和宣传动员工作,经过不懈地努力,招生难题终于得到解决,也扭转了县职校的口碑,让大家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今年,我们2024级新同学有739名,在校生人数达到1685人,创造了建校40年来在校生人数的新纪录,学校办学规模迈上新台阶。”郝文彬介绍道。“我们的郝校长为人和蔼、平易近人,经常向我们了解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里风景宜人、设施齐全,在这里我也找到了我的目标,希望通过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的高校,长大了从事护理专业方面的工作。” 锦屏中等职业学校23级职普融通2班的学生杨钰涵如是说道。同时,郝文斌又从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着手,为了获得资金的帮扶,他经常深夜伏案写调研报告和申请报告。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7月至今,锦屏职校获得东西部协作资金共388.5万元;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奖补专项资金206万元;省发改委“锦屏县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资金300万元;省级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0万元;佛山企业捐赠资金20万元,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申办新专业提供了资金保障。在专业发展方面,县职校申报新专业,大数据、服务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等3个新专业丰富了学生的选择;州民族职院、贵州电子信息学院与锦屏职校联合办学,8个3+3贯通培养专业共370学位,为锦屏学子提供直升大专的机会。通过黔粤工作组牵线搭桥,与海信集团、国星光电、联塑集团等5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整体教师能力的提升才是学校实力的提升,为此,郝文彬又在锦屏职校开展“青蓝工程”,结对培养年轻教师8名;举办专题辅导讲座6场,培训教师300人次,“移植”派出校先进教育理念,制定完善管理制度9项;积极承担学生技能竞赛辅导任务,7名教师辅导赛项在州、省技能竞赛获奖,在教师队伍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沃土出壮苗、名师出高徒,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2022年11月进行的黔东南州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锦屏中等职业学校荣获2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创学校历史最好成绩。在2024年4月省技能大赛中,6个参赛项目获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获奖率100%,8名学生获得高职院校免试入学资格。在2024年分类招生考试中,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实现了全面升学和优质升学。“郝文彬校长来到我们学校后,积极为学校发展诊断把脉,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学校发展把方向,学校顺利通过贵州省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验收、成功立项“中职强基工程学校”“一县一业优质专业”两个技能贵州项目,学校办学规模和发展迈上新台阶。”锦屏县中等职业学校办公室主任皮正睿告诉记者,在郝文彬来到职校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取得了显著成效,让这所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年七月,两年的帮扶期满,为保持和继续提升学校办学规模和质量,在收到县委、县政府提出留任的消息后,郝文彬毫不犹疑地选择继续留在这片深耕过的职教沃土,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我们是带着任务带着使命过来的,到这个地方开展工作,对于我们这些东部派出学校的老师来说,是一份职责、一份责任,既然有幸参与到组团式帮扶工作中来,既然承担了这样一份工作,承担了这样一份责任,我想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尽心尽力,开展好我们的工作,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郝文彬对记者说道。通过郝文彬两年多潜心发展山区职业教育,沉浸于探索山区职教发展的道路,他的帮扶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他的执着和努力让锦屏县中等职业学校焕发出充满活力的新气象,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他以振兴乡村为己任,用他的热情和智慧,为乡村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