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门尝新节 尝新节,又称“尝新”或“吃新”,是县内侗、苗族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以前,县内许多苗侗村寨都过尝新节,但多种原因,特别是外出务工及人口搬迁,能够坚持下来的却很少,现在仍然坚持得最好最具代表性的的是黄门村的尝新节。
黄门村的尝新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头卯。这时候,新鲜的瓜豆渐渐成熟,田里的稻禾也绽出新穗,眼前一片丰收的美好前兆。六月头卯日这天,妇女们到园地里摘采新鲜的瓜豆,小孩们到坡上砍来箬竹截成筷子,男人们到自家的田里钓上几条鲤鱼,摘上几根谷穗,蒸上糯米饭、糯米粑,有的杀猪宰羊、杀鸡杀鸭,邀请邻村亲戚朋友前来一起过节。仪式结束后,举行斗牛等活动,近年来还增加了对歌、文艺演出、篮球比赛等活动内容。黄门六月尝新节是一个古老淳朴又热闹的传统节日,是农耕文化的缩影,是锦屏县最具代表性的六月尝新节。2006年,黄门尝新节被列为锦屏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启蒙林王节 林王节是启蒙地区侗族村寨为纪念明朝洪武年间民族英雄林宽而过的独特节日。每年农历六月的头个辰日和巳日,启蒙镇者模、者楼、塘烂、便晃、归宿、流洞、魁洞、扣引、果垢、西洋店等侗寨都要杀猪、开田捉鱼、打豆腐、包尺把长的粽粑。先是辰日那天,由者模的林姓带粽粑、鱼、肉、米酒拿到传说是林宽倒栽的古枫树下祭奠。第二天,上述各寨人也跟着包粽粑,备田鱼、酒同去树下祭奠。过节的这天,每家都要到古枫树下祭奠,客人也要先到古枫树下叩拜,然后进屋。饭后,者模的主人则邀约客人连同家里大人小孩,到古枫树下围坐,听歌手吟唱《林王古歌》,听老人讲述林王的故事。2006年,启蒙林王节被列为锦屏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秋鞍瓦节 “鞍瓦”是九寨地区平秋、石引、黄门、瑶白、高坝、皮所等村寨重大的公共娱乐活动,一般在农历九月重阳举行。鞍瓦活动由古时“吃牯脏”活动简化而成,一般由两个或若干个关系密切的村寨轮流举办。举办之前互相邀约,订“斗牛亲家”。活动一般一至两天,期间,被邀请的村寨男女老少倾村而出,到当东的寨子去做客看热闹。主办村寨各家各户敞开大门争抢来客,有的还用木杆“刮”客,刮得越多越高兴,越有面子。活动以斗牛为主,还有吹芦笙、演戏等节目,青年男女还约伴进花园凉月、玩山。1950年代至1990年代,鞍瓦活动减少,规模缩小。2000年以后,鞍瓦活动又频繁起来,规模扩大。特别是2006年以后,平秋村每年重阳节均组织盛大的鞍瓦活动,活动内容仍以斗牛为中心,但增加了民歌对唱、篮球比赛、文艺表演、斗鸡斗鸟等。
活动举办三天,锦屏、天柱、剑河、黎平、三穗和湖南省靖州、会同以及广西等地观众及名牛汇集平秋,百牛齐会,万客云集,热闹非凡,盛况空前。2007年,平秋重阳鞍瓦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