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85611
锦屏县隆里古城的饮食和风俗习惯
20
杉乡锦屏
2025-04-08 10:32:50
5925638
军屯文化
锦屏县隆里古城的饮食和风俗习惯
隆里饮食
隆里的饮食精致,以大米为主食,这里的大米色白、油润、味香。同时自古有嗜糯米的习惯,用糯米制作成的米花、麻叶、菜粑粑是隆里的早茶,逢年过节,家里来客,都要请客人吃早茶;此外,也备作闲食,供孩子们平时食用。这些食品质地松酥,容易消化,多吃些也不会伤胃。菜食有腌鱼、腌肉、腌菜等,此外,还有蘸水。隆里人的早晚进食时间都很早,颇有“城市人”的习惯,周边的人都说隆里人会享受,此风由来已久。节骨茶:生长在深山幽谷,天然绿色饮品,采摘放干,煮沸即可饮用,味道醇香。油茶:油茶有助食消化之功。作法先将米用温火炒至老黄,放入节骨茶、箭杆风、草果、生姜等佐料同煮,待香味溢出后,加入红薯、嫩包谷等,节日则加入糍粑,食用时可加入米花等。逢节庆喜事村民作此食以祭祖或待客。米花:将糯米蒸熟,加入食用色,捏成小圆块,晒干备用,用油炸好即可食。麻叶:用糯米粉擀成薄片,用铁锅煎成饼,阴干备用,用油炸好即可食用;状如麻叶,故名。菜粑粑:糯米为主,拌以生姜、韭菜、葱、蒜、辣椒粉、米酒等佐料,制成糯米粑,晒干备用,用油炸好即可食用。老鼠豆:是当地独有的豆类,豆表面有绒毛,长条形,豆节呈球状,颜色呈黑色,形似老鼠,故名“老鼠豆”,采摘煮沸后取内核丢弃,留存皮肉,晒干备用,味道可口香脆。腌鱼:当地传统名肴。制作方法是将鱼破腹,去内杂,浸盐,以糯米饭、辣椒面、甜酒填鱼腹,放入坛子,密封。个把月后即可开坛,用油煎炸后食用,腌鱼极具口感,且有开胃之功效。米酒:是米酒的一种,当地称“套酒”,与其说是酒,不如说是含酒精饮料,或是说“烈性啤酒”,度数低,口感好。它的酿造方法是:在酿造好了的米酒中添加“甜酒娘”,使酒味甘甜,芬芳四溢。隆里风俗习惯
隆里的社会习俗主要包括时令、节日风俗、喜庆、婚丧礼仪,以及民间文化,保持自明清延续下来的传统风俗,但也受现代文明之风的影响。节日习俗气氛浓厚,以春节、元宵、三月三、四月八、清明、立夏、端午、七月半、中秋、重阳等为主要节日。婚娶已改变不与周边少数民族通婚的格局,婚礼基本按古礼进行,但较以前简便,丧葬仍保持有“路祭”的习俗,宗教上主要信仰佛教,在佛教诸神之外,其他民间神祗如土地、门神等,在生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风水、算命之术依然盛行。春节:家家户户准备年货:打年糕、杀年猪、制炒米、制甜酒,用香纸到村里寨外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顺发、平安,张贴年画春联,鸣放烟花爆竹,吃团圆饭,午夜鸣炮迎新年。初一不出门,初二至十五,家家请年酒、走亲戚,地方开展舞龙等文化活动。三月三:家家找甜藤冲烂滤水泡糯米,将米磨成粉制作甜藤粑。传说此系为引蛇出洞而为。清明:各家带吊粑、酒、肉、纸香及标纸到祖坟祭祖。有的家族集资挂众亲,祭祀“大坟”(共同的祖先)。七月半:白天备粑、酒、肉、纸、香祭祀桥、树、井诸神,天黑后到河边烧冥纸给先人。中秋节:晚上赏月,吃月饼,食糖果。月光下,青少年入别人园地摘豆爪煮“月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