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部门
  • |
  • 乡镇街道
  • |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5-35965
  • 信息分类: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4-11-14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名  称:
  • 《锦屏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锦屏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字号: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贵州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贵州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黔东南州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锦屏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锦屏县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防控、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总结评价与善后处置等应对活动。本预案所称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是指锦屏县行政区域内突然发生,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食品安全事故和其他与食品生产经营有关的、涉及食品安全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的统称。对经食物传播的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中毒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三、主要内容

《预案》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应对机制、后期处置、应急保障、预案管理和附则等7个部分。

1、组织指挥体系

县人民政府设立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长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县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市场监管局,县指挥部办公室下设食品安全工作组,县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分管副局长兼任工作组组长。县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本行业领域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启动县级层面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一级、二级、三级应急响应时,根据现场应急处置工作需要,成立县级层面现场指挥部。

2、应对机制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包括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风险预警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接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风险信息报告后,结合风险程度、影响范围等实际对报告进行分析研判,经县指挥部指挥长批准后,发布红色或黄色预警信息,县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县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迅速开展预警行动。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县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预案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一是先期处置。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县人民政府立即组织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相关部门赶赴现场依法进行调查处理,组织开展医疗救治、控制危害源、信息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等先期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按规定和时限报告事件信息。

二是信息报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准确及时”原则,严格依照程序报告。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三是应急响应。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县人民政府按规定立即成立事件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县指挥部或县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突发事件初判级别、应急处置能力和预期影响后果,以及省、州级层面应急响应级别综合研判确定本层级应急响应级别。对于涉及敏感人群、敏感时间、敏感地点,或突发事件本身比较敏感的,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提高应急响应级别,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应急响应启动后,成立县级层面现场指挥部,根据事件危害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结合应对处置工作实际,单独或合并设置若干工作组,协调指导、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并可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对响应级别进行调整。启动一级、二级、三级应急响应时,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先期处置,并组成现场指挥机构开展应对处置工作,待上级现场指挥部组建后,下设的各工作组纳入上级现场指挥部,在上级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是信息发布。县指挥部办公室制定统一的县级层面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方案,与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同时研究、同时部署、同步行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信息发布内容管理,强化舆情动态跟踪,深入研判舆论走向,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五是应急结束。当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得到控制,经分析评估认为可解除县级层面应急响应的,由县指挥部或县指挥部办公室提出终止应急响应建议,经批准后宣布应急响应终止,逐步停止县级层面有关应急响应措施,应急队伍和工作人员有序撤离。

四、后期处置

《预案》规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县人民政府组织食品安全应急指挥协调机构等部门及时查明突发事件发生的经过和原因,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参与处置的各部门各单位、应急救援队伍、专家等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将调查与评估情况进行报告。

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等善后工作方案。

一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结束后30日内,县指挥部办公室收集、整理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各个环节的各类文件材料、图表数据、声像资料和实物等档案及其数字化复印件移交县档案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