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用地组件报批,优化土地供给。主动对接各部门、各乡镇梳理项目用地需求,加大建设用地组件上报力度。目前已获批用地17个批次和2个单选,获批总面积23.7394公顷,保障了九江风电场、新化防洪堤、青山界饰面板岩矿、茅坪木材加工厂、八洋砂石场、彦洞小学等重大项目用地和15个乡镇70户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同时,积极探索推行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弹性出让供应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促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
二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营商环境。以“企业之家”建设为契机,在“多规合一”基础上持续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统一核发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简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办理流程。持续优化线上办理效能,畅通“服务渠道”,压缩办理时限,让企业少跑路,切实提升营商环境。
三是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单列,重点保障“能交水”项目落地。对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以及纳入省级人民政府重大项目清单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单独选址项目用地,直接单列配置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四是深入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推进“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办”改革,将不动产登记工作重心面向服务对象,重点围绕企业和群众关心的登记审批程序,通过做实常规业务、做优便民服务、做细助企纾困,深度融合“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进一步探索创新举措,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间,开通企业专窗,优先办理企业登记,为企业获得用地保障营造良好的登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