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规划“提前量”,确保项目“能落地”。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完成县级总规报批,加快推动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开展锦屏县城及敦寨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报批,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和“四化”重大项目落地提供规划支撑。二是加强项目规划选址。针对各类招商引资项目,明确专人负责,主动沟通对接,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论证,引导用地主体尽量避让或减少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避让各类建设红线,合理选址,科学用地。
打好服务“组合拳”,确保项目“快落地”。一是加快用地组件报批,优化土地供给。主动对接各部门、各乡镇梳理项目用地需求,加大建设用地组件上报力度,目前已保障了九江风电场、马背水库、彦洞小学等一批“四化”重点项目。同时,积极探索推行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弹性出让供应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促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二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营商环境。以“企业之家”建设为契机,在“多规合一”基础上持续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核发统一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简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办理流程。持续优化线上办理效能,畅通“服务渠道”,压缩办理时限,让企业少跑路,切实提升营商环境。三是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单列,重点保障“能交水”项目落地。对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以及纳入省级人民政府重大项目清单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单独选址项目用地,直接单列配置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用好政策“工具箱”,确保项目“用好地”。一是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政策。进一步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等存量用地,将存量用地处置释放的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新增项目建设用地报批,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二是强化临时用地监管。指导能源、交通、水利等建设周期较长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临时用地手续,做好用地选址,尽量避让或减少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三是争取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将我县纳入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范围,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力构建国有建设用地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融合、互补的良好局面。
矿产资源“优配置”,靶向发力保“矿”需。一是优化矿产资源规划布局。加大与林业、水务、环保等部门的对接力度,在划定各类红线时,尽量避开矿产资源重点勘查开采区域。加大对全县矿产资源勘查投入,提升“找矿”行动力度,对金矿、饰面用板岩矿等优势矿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优化采矿权审批流程。积极推行“净矿出让”,加强出让前期准备工作,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全力做好采矿权挂牌出让工作,保障企业用矿;主动与石材企业沟通指导,持续跟进矿山延续(扩界)登记、用地手续等工作,围绕矿产资源保供工作做好服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