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是贵州省大力发展的特色优势蔬菜之一,也是我县群众普遍栽培品种。由于豇豆边开花边结荚,采摘间隔期短,喜温喜光的栽培环境也适宜害虫发生等特点,对防治病虫害和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一定困难。为切实做好我县豇豆“菜篮子”质量安全,锦屏县“三聚焦”加强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一、聚焦源头,抓管控。一是采取拉网式调查和宣传引导相结合,联合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村民委员会对全县各乡镇所有行政村开展拉网式调查,将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豇豆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企业全部纳入监管名录,逐一建档立卡,形成县、乡、村豇豆监管网格。二是印制《豇豆经常检出问题农药清单》《禁限用农药名录》“两张清单”,深入农资经营店、豇豆种植户、村委会宣传栏进行普及宣传张贴,宣传引导豇豆种植主体及群众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防治豇豆病虫害,提高农药经营者、种植主体和广大群众知晓率。目前累计张贴“两张清单”468份,入户开展宣传引导120场次,培训群众550人次。
二、聚焦过程,强化监管。一是加强周期性巡查检查。在豇豆生产周期期间,县、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每周定期开展一次基地巡查,覆盖全县所有豇豆种植主体,详细掌握生产用药、采摘上市、生产记录等情况,累计出动监管人员84人次,开展巡查检查主体共计30场次。二是不定期督促检查。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豇豆种植主体及乡镇,重点对“两个清单”张贴宣传、生产记录、用药防治、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等内容开展督导,现场交办发现问题,下发整改提示单,建立整改台账清单,全面防控豇豆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目前累计开展督导8次,下发整改提示单2份。三是强化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用药安全防控相结合。组织开展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风险防控培训和农药突出问题攻坚治理田间授课培训,推广悬挂蓝色防虫板、灭鼠器、粘鼠板等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综合防治能力;指导科学合理使用禁限用农药、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等综合生产管控措施,降低农产品上市的风险。四是例行开展农药速测与监督抽检。对产品上市前开展定性常规农药胶体金检测、有机磷速测和随机的监督抽样检测,规避上市农产品风险。目前全县累计开展豇豆常规农药速测检测241批次(含胶体金检测),风险监测抽样5批次,监督抽样12批次,产品均为合格。
三、聚焦成果,强化运用。通过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综合治理提升等有效措施,产品抽检结果均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产品产量品质都较去年有了较大的提升,防控措施等方法在全县普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