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3-255417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2023年02月16日 | |
文号 | 是否有效 | ||
标题 | 锦民宗发〔2022〕9号-锦屏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锦屏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关于印发《锦屏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活态”教育基地... |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
现将《锦屏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态”教育基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锦屏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锦屏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2022年11月18日
锦屏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态”
教育基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央、省委和州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依托全县旅游景区景点,大力培育“旅游+”业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教育工作,引导全县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把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抢抓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在旅游产业化进程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植入旅游发展内涵,通过旅游宣传广泛开展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工作目标
以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态”教育基地为抓手(“活态”教育:是指通过全方位、立体式、体验式的旅游活动,如在景区举办的文化活动中有游客参与体验的环节,在解说词中穿插民族政策知识问答,在旅游商品中嵌入一定的中华文化符号等形式,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活化宣传形式,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教育,引导各民族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策润物细无声中植入人民群众心灵深处,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发挥旅游宣传教育作用,培育优秀旅游经营管理者、解说员、导游和挖掘整理一批民族团结故事,将隆里古城旅游景区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景区景点,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锦屏凝聚智慧和力量,奋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强化景区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1.推进景区创新融合发展。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推进“活态”教育基地建设与美丽县城、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示范点工程建设相融合,加强景区发展规划和制定景区提升打造计划,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挖掘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开发一批原生态民族文化体验项目,提升景区的综合服务水平,把“活态”教育基地建设成为各民族游客的精神加油站、心灵休息站、文化交流站、民俗体验站。(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配合单位:县民宗局、隆里乡)
2.加强景区智慧平台建设。创新“互联网+”平台,打造“民族团结+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完善景区官网、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抖音号等智慧服务平台,将民族政策民族知识纳入宣传展示内容,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空间,推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传格局,借助旅游发展宣传好锦屏民族团结故事。(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民宗局,县工信商务局,景区运营公司,各乡镇)
3.加强景区人员能力提升。加强对景区管理员、讲解员、导游、非遗传承人等“关键少数”人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使其正确认识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履行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社会责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配合单位:县民宗局,各乡镇)
(二)打好文化牌,坚持以文化浸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丰富文化形式,实现民族文化“双创”目标。以民族文化及红色文化为根基,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整理一批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悠久历史和深厚情感、讲述各民族手足相亲同心圆梦故事和系列微视频等文艺作品;打造一批推进主题教育与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民族体育、民族节庆等多业态深度融合的主题教育活动;创新研发一批文化旅游商品,在商品文化中融入优秀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内涵,将旅游商品打造成为景区旅游宣传、各民族优秀文化交往交流的有形载体,通过“大湾区”广泛对外宣传,推动优秀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牵头单位:县民宗局,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各乡镇)
2.植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景区现有资源为基础,对景观节点进行更新、点缀,如给景区景点的楼栋、巷道、路段、植物等以“团结路”“石榴巷”充满文化意蕴和教育功能的名字命名,打造建立一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场所、体验馆。在景区廊道文化中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内涵,增强游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政策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及宣传栏等现有载体上,将优秀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符号植入馆藏文化和外宣内容中。不同形式的文化嵌入,逐步引导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牢固树立“五个认同”。(牵头单位:县民宗局,配合单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各乡镇)
3.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每个教育基地结合实际挖掘整理1 个以上民族团结故事,利用民族歌舞表演场、文化交流活动、博物馆藏展示、导游解说等形式,开展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革命历史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让“3个一””(一个中华民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思想深入人心,使“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深扎根各族群众心中。(牵头单位:县民宗局,配合单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各乡镇)
(三)打好示范牌,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态”教育示范基地
打造一批县级示范基地。各有关乡镇依托现有6家 2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氛围营造、创新宣传载体、丰富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精品打造 1 个以上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态”教育基地,示范带动全县景区景点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牵头单位:县民宗局,配合单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各有关乡镇)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县民宗局和文体广电旅游局要加强对景区“活态”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统筹和领导,成立领导机构,加强工作保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态”教育基地试点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内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态”教育基地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州委、县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的学习,学深悟透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加强工作思考和研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态”教育基地建设取得实效。
(三)加强督导落实。建立工作督查机制,抓住工作部署、工作落实和工作成效三个关键环节,加强工作督导检查,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态”教育基地建设成果。同时,各乡镇要加强对“活态”教育基地建设工作进行总结,12月底前将“活态”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情况报县民宗局。
联系人:龙立平,电话:7221804,邮箱:97563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