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民族政策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改进。民族政策不仅是维护民族自由和保障多元文化的保障,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的保障。
一是强化民族政策宣传,提高宣传质量。为了落实民族政策宣传工作走深走实,我们充分利用民族节庆,加大民族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政策宣传要做到覆盖到各个层面,包括社区、村委、机构等,宣传方式也应该丰富多样,包括政策宣传手册、网络平台等,多元化开展宣传。强化政府引导群众深入了解民族团结,探索民族文化,增强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我们选择用多种方法和思路去宣传政策,例如通过民族文化长廊、文化宣传专栏,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广泛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开展民族“食俗”文化节、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等展览和推介,使得宣传工作更加多元化而精彩。
二是利用“理论宣传二人讲”,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县民宗局局长罗琛和县委党校雷琴组成二人宣讲组,聚焦中华民族文化,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宣讲组通过“理论+实践”的宣讲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实、讲新、讲细、讲活,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能领会,进一步激发干群干事创业的志气、骨气和勇气,不仅深化了党员群众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也为推动新时代农村基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三是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水平。为加强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我们应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态度。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选派业务骨干到省、州参加培训学习,再由参派学习人员到县、乡、村开展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