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态体系健康,实现河道“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治理目标,为全乡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新化乡政府高度重视,以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带头表率、深入河岸,各村干部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公益性岗位人员、志愿者在各村河段扎实开展河道整治活动。
一是坚持组织领导。组成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明确每阶段工作任务、进度安排、工作要求等对全乡进行汛期安全检查,要求各村对主要河道堤防进行全面彻底拉网式巡查排查,全面清除行洪障碍和安全隐患,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决堵住漏洞、不留隐患,确保行洪安全,并强化日常管理、落实工作责任。
二是坚持多点发力。制定乡村责任体系,配置河道专管员队伍,形成区域和流域全覆盖村级河长,定时巡查,及时、准确记录巡查情况,为全镇河长制工作的落实,起好头、开好局,并深化“河湖长+”协作机制,适时开展部门联合行动,将人工巡查与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智慧化监管相结合,实现问题快速发现、反馈和解决。
三是坚持综合治理。通过实地走访、与村民沟通、清查台账等方式,根据已建立的问题台账进行整改落实。要把握时间进度,加大问题排查整改力度,做到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保证工作质量,解决实际存在问题,确保集中整治取得实效。并强化问题整改,抓好源头预防,以河湖“四乱”排查为重点。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携派出所等多部门联动,加强对易造成污染车辆的管理,加大上路巡查力度。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源”专项排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对“乱排乱倒、乱堆乱放、乱耕乱种、乱搭乱建”现象的全面整治,加强对采沙弃渣和河道垃圾点的清理。同时加大巡回检查力度,及时解决河道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是坚持宣传引导。结合重要农时季节、“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入户进行宣传,村上充分利用标语、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保护河道环境的重要意义,提高群众保护河道的自觉性,增强群众对河道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全民支持“河长制”工作的良好氛围。网格员在走村入户时,要进行点对点宣传,向群众普及河道水体保护的知识与重要性,了解水污染带来的危害,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河道水体保护工作中来,营造齐参与、共保护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