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镇大公田社区:以“三高”组合拳 高效推进政协“社区协商”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三江镇大公田社区:以“三高”组合拳 高效推进政协“社区协商”

发布时间: 2024-08-01 11:07 字体:[]



三江镇大公田社区有1303户5813人,由全县十五个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入住组成,社区周边有城关第二幼儿园、城关五小、锦屏县第四中学,满足移民子女就学。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化建设,社区设置一个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公共食堂、社区卫生室,围绕群众就业需求,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外出务工就业、就近创业就业、创业门面带动、产业基地支持等“四位一体”形式,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入驻,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先后帮助2807名社区搬迁群众实现就业。

一、高规范建设,组建“社区协商”队伍

坚持党建引领与政协协商有效衔接,按照有场所、有主体、有设施、有标识、有制度、有人员“六有”标准打造政协委员议事室。加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学习培训,打造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院坝协商”队伍。政协委员围绕“党政工作要事、群众生产生活实事、社区治理难事”,通过“走访协商、自治协商、会议协商”三种方式,广泛听民声、汇民智、集民力,助推社区治理,建设和谐社区。 

同时,由镇政协联络组联系镇议事室委员带头深入群众家中,广泛开展政协“社区协商”工作宣传,让群众了解“什么是社区协商”“协商什么”“谁来协商”“在哪里协商”“如何协商”“协商了怎么办”这几个关键问题,加深群众对“社区协商”的认知和了解,让“社区协商”成为人民群众认识政协、了解政协的重要窗口,成为反映群众心声、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平台,成为联系服务群众、动员组织群众的重要渠道。

二、高规格议事,形成“社区协商”议题

政协委员聚焦“急难愁盼”,按照“四议四不议”原则,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群众高度关心的问题作为选题标准,立足群众实际,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群众利益等事项和问题中选题,确保选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易地移民搬迁社区各族群众团结和睦和提升社区群众幸福感、归属感,结合政协“社区协商”工作要求和文明新风倡导行动要求,政协委员通过入户走访、楼栋“院坝会”、群众大会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一致同意把社区集体红喜食堂提升为民族团结合约食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利用县民宗局下拨的20万资金对社区4栋负一楼的原有的红白喜事食堂开展食堂提质工程,建立民族团结食堂,形成可容纳400余人就餐的食堂餐厅。确定了建立民族团结合约食堂规章制度的协商议题,构建易地移民搬迁社区文明、团结、共融的和谐新样板。

三、高标准推进,推进协商成果落实

一是以规章制度推动合约食堂规范运行。由社区“两委”统筹,召开居民代表会、党员大会等,会上大家建言献策,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以社区居民公约为基础,初步拟定《大公田社区民族团结合约食堂规章制度》《大公田社区办理酒席居民公约》和《民族团结食堂宴席菜谱》,明确规定社区居民操办酒席范围、酒席价格标准、举办酒席时限和礼金上限,并报送镇党委、镇政府把关并最终完善形成制度。目前,相关食堂公约及管理制度已经有效运行,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民族团结食堂的联络人,负责项目跟进联络,涉及卫生、食品、安全、保洁、采购等各个环节正在不断完善。二是以运行要求推动合约食堂运行提质增效。合约食堂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论述,按照“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要求,持续深入开展“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开展“社区协商”,大公田合约食堂议题的逐步建成推动民生问题解决。三是以操办规范打造“合约食堂”乡风文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落细协商议事成果,严格将合约食堂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推进建设,创建良好社区人居环境;严格执行村规民约,群众亲自参与“合约食堂”的运行和管理;由社区“两委”和群众代表负责“合约食堂”日常事务;“合约食堂”模式下,社区居民们养成文明、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了村寨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优秀文化;通过扩大宣传推广合约食堂,深化移风易俗取得良好实效。切实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卫生文明的良好风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三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