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锦屏县平略镇八洋河寨早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建设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十余名工人正忙着梳理河道、搅拌水泥、修筑堤坝,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据悉,此次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1167.41万元,工程建设分为两个河段进行治理,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堤防、护岸加固及疏浚河道,综合治理长度3300米,保护河道两岸1195亩耕地及沿线人口3297人,工程总工期为6个月。工程于2024年4月中旬开工建设,截至目前,该项工程已接近收尾阶段,预计9月底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提升抗洪能力,补齐防洪短板,保障沿河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个以工代赈项目真是太好了!在家门口干活一天就可以赚200多块钱,活路简单,我很满意,谢谢政府的好政策。”谈起在这里务工,年近60岁的寨早村村民杨秀朝,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有意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务工就业,不仅节省人工成本,而且群众工作积极性更高,工作更扎实认真。我们现在的工人大概有30余人,其中20人是平略当地的村民。”贵州开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负责人贺昌霖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能用人工的尽量不使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使用专业队伍,在提升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实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通过“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的赈济模式,吸纳当地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拓宽群众就业渠道,进一步激发了群众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群众致富信心。
“凡是各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我镇积极推广采用以工代赈方式,有意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务工,着力改善和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赈”出实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了后劲,更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平略镇党委书记卢秋米说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原则,提前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意愿,主动联系本镇低收入群体就近就地务工,让长期居家留守的年龄较大劳动力等群体实现就地务工增收,获得劳务报酬。”
“以工代赈”促增收,项目建设惠民生。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忧,通过狠抓项目建设管理,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实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