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锦屏县偶里乡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创新开展“管住五个源头、聚焦三类重点、做好四项宣传、用好三种力量”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工作举措,全面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全力保障全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管住“五个源头”。全乡上下扎实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护林员开展森林防火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乡村两级包保责任,严控火源进山入林,通过“拦、讲、问、查、劝”等方式,对进山人员进行宣传引导,严禁在林中及周边违规用火,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同步开展无人机森林防火监测巡查,推动森林防火工作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持续加大田间地头、坟墓等区域火源管控力度,倡导群众“无火化”文明祭祀、不乱扔烟头,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森林防火意识,营造防火浓厚氛围,确保村头有人值守,山头有人巡查,地头有人防范,坟头有人宣传,烟头有人监管。连日来,偶里乡发动乡村两级干部120余人、护林员77人,在全天候、全时段常态化开展林区巡护的同时,做实做细春耕生产、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统筹推进。
聚焦“三类重点”。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分析研判和响应联动的防灭火工作机制,聚焦火灾易发、多发的山林、坟地、荒坡、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持续加大管控力度,采取“无人机+森林防火巡逻队+森林防火督查组”模式,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火情,确保有火早发现、早出动、早扑救。乡党委密切关注每日天气情况,加强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及时接收气象部门发布的《森林火险气象预警》,为森林防火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和决策依据。聚焦痴、呆、聋、哑、精神病人“五类重点人群”,全面摸清人员底数,建立工作台账,持续督促家属做好其看护、监管工作,大力开展中小学生护林防火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带动家长树牢防火意识,不断夯实源头管控。聚焦清明期间回乡祭祖的重点时段,入户开展宣传,确保防火工作责任到人,将森林防灭火工作纳入日常监督和责任考核内容,签订《乡村干部森林防火责任书》67份,划定“党员干部责任区”49个,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防火措施落实到位。
做好“四项宣传”。通过微信平台、警示片播放、鸣锣喊寨、发放宣传资料、横幅标语悬挂、定时播放森林防火禁火令等方式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累计张贴宣传标语200余条、森林防火禁火令100余份,竖立宣传标识牌20余座,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500余份,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活动10次,覆盖人数2000余人,在重点林区、主要进入林区路口设置森防执勤卡点,并设立《锦屏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禁火令》警示牌10个,时刻提醒出入林区人群严防森林火灾,切实筑牢森林资源安全防线。
用好“三种力量”。充分利用村级消防员专业力量,切实加强“一专多能”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大应急物资库储备和应急演练,充分用好党员干部、志愿者、公益性岗位等非专业人员力量,充分用好民兵力量,常态化开展基干民兵训练,有效落实“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持续强化森林防灭火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全力筑牢安全屏障。累计配备扑火把300余把、森防油锯20台、消防水带1500米、对讲机5台、无人机1台、卫星电话1台、消防铲30把、消防斧20把、消防镰刀和柴刀120把、消防桶60个,累计开展防灭火应急技能培训3次,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演练10次,全乡消防队伍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