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钟灵乡的稻田已然换上“金装”,金黄的稻浪在秋风中翻滚起伏,田间地头处处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收割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农户们穿梭其间忙着抢收稻谷,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钟灵乡地娄村八佰溪口附近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正往来穿梭,割稻、脱粒、清选一气呵成,谷粒源源不断涌入随行的运输车厢。“我家的稻谷已经熟透了,趁着这几天天气好,赶紧联系了收割机来抢收,方便我们拿去晾晒收仓。”正在田埂旁指挥作业的村民刘蔚擦了把汗说道。
而在地形相对复杂的高寨村梯田区域,半人工半机械的采收模式正有序推进。“梯田地块零散、坡度大,大型收割机进不来,这种‘人工割稻+机械脱粒’的方式最合适。”钟灵乡地娄村村支书欧昌清介绍。这种模式得益于农机普及政策和购置补贴,村民们陆续添置了多台小型脱粒机,极大提升了收割效率,也减轻了大家的劳动强度。
58岁的村民吴宏武对此深有感触,他一边将脱好的谷子装进袋子,一边满意地说:“现在有机器帮忙,这两丘田我们半天就能打完,要是在以前,全靠手工割、手工脱,一整天都忙不过来。”
据统计,今年钟灵乡水稻种植面积达6300亩,预计机械化收割覆盖率达90%以上。随着机械化收割的广泛普及,以往农忙时节的“抢收大战”正变得越来越高效、有序。
“机械化作业不仅提升了收割效率,也让更多农户有时间投入到其他农作物的管护中。”钟灵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罗朝荣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农机配置,针对山区特点引进小型化、多功能农机具,推动采收模式再升级,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通讯员:杨洁 欧孟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