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隆里古城,青石板路干净整洁,明清建筑古韵犹新,为游客穿梭街巷,切身感受600余年屯堡文化魅力,提供了良好的景区环境。
这背后,是隆里乡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2025年隆里所村“两清”整治“院坝协商”暨隆里古城环境卫生整治“景区协商”公约》为重要抓手,通过党员示范、干部带头、群众参与,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古城是我们的家,环境变好,游客慢慢多起来,大家的收入也会跟着提高。”隆里所村民委委员、文书张月代一边清扫巷道一边说。近年来,隆里乡聚焦“党建+环境整治”,组建由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农村党员、学生志愿者及热心群众组成的志愿服务先锋队,划分责任区,定期开展卫生清理、古建筑维护、绿化美化等工作。
“大家要主动搞好自家的环境卫生嘞!村里面每个月都开展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妇女同志们也要积极参与进来,我们一起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好。”隆里所村第五组组长江先荣以“家乡音”,向群众道出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巾帼妇女发挥作用,进一步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如今,古城内乱堆乱放、占道经营、不文明养犬等现象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街道、规范的门面和充满生机的庭院景观。
环境整治并非“一阵风”,而是通过长效机制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隆里所村推行“积分制”管理,村民参与卫生清扫、文明劝导、游客服务等均可获得积分,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这一举措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自发加入志愿服务队,主动维护古城环境。“现在游客都夸我们这儿干净、住着舒服,回头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更红火了。”经营天一居民宿的陶大姐满怀笑意地说道。
在提升“资源”方面,隆里古城深挖屯堡文化,相继推出古城情景剧、剧本杀、编草龙、花脸龙、金钱棍、长桌宴及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让静态资源“活”起来。针对“客源”拓展,积极强化与上级部门、社会企业及周边景点联动,利用“你好隆里”“烟火隆里”等公众号、视频号广泛进行线上宣传,吸引游客朋友。“服务”是留住游客的关键。古城内增设了标准化导览标识,整治提升了游客休息区和便民服务站,组织隆里古城红色乡村讲解团成员给游客朋友提供向导服务。“这里不仅风景美,服务也贴心,下次要带家人再来!”来自广东的游客张先生称赞道。
如今的隆里古城,党建引领下的治理模式让乡村振兴有了“主心骨”,环境改善带动了旅游兴旺,旅游兴旺又反哺了群众增收。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开民宿、卖特产、做导游,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
贵州好龙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王建伟介绍说,“2024年初与朋友共同创办了公司,致力于推动隆里地方文化发展与现代科技创新相结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家乡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纽带,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让游客玩得开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把隆里古城打造成黔东南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隆里乡党委书记夏太伟信心满满。
秋阳下的隆里,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书写着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通讯员:袁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