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锦屏县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建设走笔
这一年,锦屏县持续积蓄产业发展能量,谋划并储备文旅产业化基金项目11个,总投资44.81亿元。
这一年,锦屏县持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开展景区导游讲解员、民宿管家等培训,分别培训40人、25人。通过邀请专家授课,提升从业者专业素养,使游客在游览、住宿等环节能享受到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增强旅游体验感。这一年,锦屏县持续守好旅游市场秩序。常态化开展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旅游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专项检查,指导各景区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开展演练2次;开展“打非治违”“涉旅养老诈骗”“黔锋行动”“痛客行”等专项行动,共出动检查组8组次、出动检查人员24人次、共检查和劝导企业46余家次。
经初步测算,全年共接待游客319.12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32.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1%、21.56%。这背后,是锦屏县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建设的不懈努力,也是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如今,锦屏县越来越多特色打卡点位被“激活”,旅游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三江镇,多彩活动点亮城市烟火。2024年,各类精彩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龙腾盛世”迎新舞龙活动盛大开场,来自15个乡镇的32条舞龙齐聚于此,为广大游客和父老乡亲们献上了一场极具民俗文化韵味的视觉盛宴。
乡村非遗大舞台活动让广大游客及居民沉浸式体验锦屏各乡镇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清水江边音乐会让无数爱好音乐的人们欢聚一堂,汇聚成万家灯火中最璀璨的那一盏;元宵节浪漫的烟花秀,将夜空装点得五彩斑斓;中秋节新奇的无人机表演,以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还有黔东南州工会系统“互助保障杯”第二届职工运动会、黔东南州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中秋民俗展演等活动,让人们在三江镇这片土地上,一次又一次地掀起狂欢的热潮。
地标建筑文书楼、风雨桥、飞山庙等错落分布在三江六岸,与雨季三江国家水利风景区独特的“鸳鸯锅”景观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游客杨杏在观看“龙腾盛世”迎新舞龙活动时激动地说:“今天这个舞龙比赛特别盛大,很久没在锦屏看到这么热闹的活动了,也能看出我们锦屏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游客杨明花在观看清水江边音乐会后也感慨:“来到这里,能放下所有压力,沉浸在锦屏的夜景中,非常美好。”
隆里乡以非遗传承、特色农特产品和完好的历史风貌为依托,打造特色文旅。“这是我第一次来隆里古城,我们协会来了8个人,来到这里后,我真的感觉到了震撼,这里民风和古城建筑都保存得很好,所以我也拍了不少古城的照片。等一下还有舞龙舞狮的表演,我们都很期待,相信一定会更震撼。”黔南州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周锦溪在观看隆里古城龙行龘龘庆丰岁民俗展演活动中说道。“这里的水果不仅让我找到了儿时的乐趣,还能和姐妹一同欣赏到这里漂亮的风景,品尝到香甜可口的果子。”来自启蒙地茶的游客杨和兰对八月瓜采摘园赞不绝口。
2024年,隆里乡扩大特色农特产品种养殖规模,“稻+虾”生态养殖规模超500亩,羊肚菌110余亩、草莓50余亩、布福娜60余亩、八月瓜20余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近郊游”。此外,隆里古城元宵“花脸龙”狂欢节、第一届“五一”龙虾“羽”你同行美食节、隆里古城龙行龘龘庆丰岁民俗展演等活动的成功举办,让隆里乡凭借独特文化底蕴和创新发展,吸引大量省内外游客。产旅融合+文旅融合双管齐下,隆里乡全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
敦寨镇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游客,全球最大羽毛球厂坐落在此,雷屯村的精品民宿、露营基地项目不断推进,为游客提供休闲好去处,满足不同游客需求,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敦寨镇雷屯村的匠庐·耕读第精品民宿于2022年启动建设,总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680万元,分两期建设。第一期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筑面积为1168平方米;第二期投资680万元,建筑面积为900平方米,目前正在实施建设中,预计2025年2月全面完工营业,而雷屯露营基地占地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设施配套完善,施工进度接近尾声,将努力打造成为黔东南州最大的露营基地。“我是从湖南张家界过来的,雷屯这边旅游环境很好,人很热情,在这里比那些大景点人挤人更舒服、更休闲,让我们感觉到了心灵的放松。”来自湖南的游客稻忠斌对雷屯村赞不绝口。来自贵州省贵阳市的游客代萍参加锦羽户外羽毛球活动后表示:“活动让我感到喜悦轻松,游客互动环节很新颖。”
一年来,锦屏县立足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合理的产业布局,坚持以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彰显文化特色,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持续促进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未来,锦屏县将持续聚焦全域旅游,在市场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提质、项目盘活与宣传营销等方面持续发力,书写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