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锦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同时兼任县民兵应急连副连长的李开发,2005年怀揣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光荣入伍,2018年退出现役。服役期间,他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工作表现,多次立功受奖。“若有战,召必回”这句誓言,深深地刻在李开发的骨子里,也成为他行动的指引。
情系群众:洪水中的“暖心守护”
6月24日,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叠加影响,榕江县遭遇了超3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一时间,洪水如猛兽般肆虐,致使县域内低洼处被淹,桥梁垮塌,部分乡镇交通、通信中断,供电、供水一度停止,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群众的生活面临着严峻挑战,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冲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李开发看到前往榕江抗洪的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说道:“我是党员,是老兵,这种时候必须顶上!”原本有任务在身的他,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加入了县民兵抗洪抢险队伍。他深知,此时每一秒都无比珍贵,早一分钟到达,就能多一份保障群众安全的希望。 抵达灾区后,眼前的景象让他触目惊心。洪水像一头凶猛的野兽,冲进了街道和房屋,把原本的家园变成了一片汪洋。浑浊的洪水漫过了成年人的腰部,一些低矮的房屋只露出了屋顶。看着被困群众在水中无助的眼神,李开发心急如焚,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英勇无畏:救援一线的“钢铁战士”
在救援过程中,李开发和队友们驾驶着冲锋舟,穿梭在被洪水淹没的街道和村落之间。每到一处,他们都仔细搜寻被困群众,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有一次,他们接到消息,在一处被洪水围困的居民楼里,有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和一个小孩被困。李开发和队友们迅速驾驶冲锋舟前往救援。
到达现场后,发现水流湍急,冲锋舟难以靠近居民楼。但李开发没有退缩,他穿上救生衣,系好安全绳,小心翼翼地从冲锋舟上下来,慢慢向居民楼靠近。当他终于到达老人和小孩所在的房间时,老人已经吓得面色苍白,小孩也在不停地哭泣。李开发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将老人背在背上,牵着小孩的手,在队友的协助下,艰难地回到冲锋舟上,将他们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还有一次,在救援过程中,冲锋舟突然被水下的杂物卡住,无法前行。此时,洪水还在不断上涨,情况十分危急。李开发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徒手清理水下的杂物。冰冷的洪水让他的身体瑟瑟发抖,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经过几分钟的努力,终于将杂物清理干净,冲锋舟顺利启动,继续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在连续一天一夜的救援工作中,李开发和队友们共解救被困群众27余人,转移群众100余人,为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6月25日洪水逐渐褪去,根据榕江县抗洪指挥部命令,县民兵救援分队立即转入物资抢救,清理城区主要道路淤泥工作,地势比较狭窄,大型机械设备根本进不了场,全部用手一点一点的抠,一次在清理商贸城某超市时,李开发同志正弯腰清理货架底层的淤泥那些被洪水泡胀的纸箱,散落的零食袋混着浑浊的淤泥,黏在地面上格外费力。“咔嚓”一声轻响,像是硬物碾过碎石。他没太在意,直至左脚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抬起脚,那只被淤泥裹得严实的雨鞋,已经开始泛出一片暗红,一根锈迹斑斑的铁钉死死扎在鞋底,他倒吸一口凉气,旁边的队员发现他的异常,连忙过来查看,这要赶紧消毒,他却笑着说这点伤,比在部队练战术时轻多了,经过简单的处理,李开发又重新套上雨鞋,投入到清淤工作中。
初心如磐:退役军人的“使命担当”
在高强度的救援工作间隙,李开发也只是短暂地休息一下,便又投入到新的救援任务中。队友们劝他多休息一会儿,他总是说:“我是军人出身,身体素质好,能坚持。还有很多群众等着我们去救呢,不能耽误!”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拼命时,李开发坚定地说:“保家卫国、守护人民是我的职责。现在虽然退役了,但军人的本色不能丢,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就会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他的话语虽然朴实无华,却展现了一名退役军人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
在大灾大难面前,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汇聚起战胜灾难的强大力量,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铸就了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 李开发在抗洪抢险任务中的英勇表现,不仅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尊敬,也为其他退役军人树立了榜样。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方,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心中有信念,有担当,就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锦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