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巡查排查。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机制,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点、聚居区、沟口等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力度,动态掌握隐患点情况,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格落实“四早”和“三个紧急撤离”,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今年累计派出巡排查人员9800余人次,排查出地质灾害台账外84处地质隐患。
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加大对强降雨天气的监测力度,滚动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确保预警信息直达一线。根据预警级别和险情发展,及时启动避险转移,严格按照预案组织受威胁群众迅速、安全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今年累计组织实施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斜坡共计36处492户937人临时撤离。
三是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落实2名驻县技术保障单位技术人员值守,并安排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分队人员备勤,确保及时作出反应,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同时,督促各乡镇按照气象预警信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巡查监测,特别对重点隐患点加强巡查、监测。
四是加强宣传演练。通过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培训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在汛前及汛期关键节点,组织群众开展应急避险演练,深入农户宣讲,告知住户所处位置风险、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安置地点,提高广大群众临灾反应和避险自救能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今年来,共计开展宣传活动320余次、86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200余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