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苗族第一个文字作家--龙绍讷
龙绍讷父亲龙超曾入太学。龙绍讷五岁丧父,九岁失母,由长兄龙绍轲抚养成人。龙绍讷过目成诵,“长为文,矫矫不群”,十七岁“出应童子试冠一军”,入学为秀才,岁试均列优等。但命运似乎在跟龙绍讷开玩笑。从十八岁到四十岁,他多次参加乡试,次次名落孙山,科运不佳,屡遭败绩,他也逐渐沉沦了。
这时候,一个叫曾统一的表哥,改变了他游戏人生的颓废。
亮寨司侧边有个曾家屯,亮司龙家和曾家屯的曾家是世交。曾统一比龙绍讷大十岁,同是读书人,常常相聚宴饮,谈诗论文,互相切磋。
曾统一年轻时文思敏捷,握管作文一气呵成,不加涂改,在当时的亮司一带乃至黎平府,都颇有名气。他平时读书并不怎么用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家里贫寒,还要时不时与父亲外出做点生意以维持生计。但他却在嘉庆二十五年,一举考中进士,人们佩服“生成的曾统一”。
曾统一考中进士做官后,在福建古田任知县。有一年曾统一回到家乡,拜访龙家。龙家设席招待,共叙友情。酒席上难免猜拳行令,以增情趣。酒酣耳热之际,曾统一拳高,龙家人一时难以匹敌。轮到龙绍讷时,他忽然想起要“坐五”,以提高命中率,战胜曾统一,于是出手应声便喊了个“五魁首!”果然一拳命中。一席人为他的高拳叫好。不料已有几分酒意的曾统一捉住龙绍讷的手,带着醉意说道:“慢点,老弟,还、还不到时候!”龙绍讷听了曾统一的话,随即意识到自己屡次应试受挫,尚未考中什么功名,哪有资格喊“魁”!他顿时抽出手来,赤红着脸,羞愧离席而去。
大受刺激的龙绍讷回到家中,三天足不出户,郁郁寡欢。往后偶尔出门,见人就低头而过,生怕别人问起科考的事情。一段时间之后,他也静下心来。想到曾表兄借喝酒划拳之机提醒自己,虽然让自己一时难堪,但也有激励自己奋发进取之意。自己几次应试名落孙山,能怪谁呢?无非自己不争气。又想起有的人对亮司人的讥讽议论:“亮寨人没有志气,最多只能考个副贡生,否则只是个秀才。”他在心里责备自己:“龙绍讷呀龙绍讷,你并非愚顽之辈,已过了不惑之年还一无所成,难道就这样自甘落伍下去吗?”
从此,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闭门苦读。
苦读了三年,龙绍讷学业大进,终于在道光十七年(1837)考中贵州乡试第十名举人。当时他已45岁。龙绍讷中举,在当地引起轰动。乡亲们纷纷祝贺他终于学有所成,称他是“学成的龙绍讷”。
龙绍讷中举之后,他先后在锦屏县的铜鼓和天柱县的皮夏村开馆收徒,为地方培养了大量人才,赢得很高声望。
龙绍讷创作了大量诗文,集结为《亮川集》刊行于世。《亮川集》四卷,收诗八十余首,赋十八篇,论、说、解、序、记、传等各种文章计四十八篇。他还撰修了龙氏家族族谱《迪光录》,集家乘、地方志于一体,内容十分丰富,是亮司一带的百科全书。
龙绍讷著作斐然可观,也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但由于多种原因,长期湮没无闻,直至20世纪90年代,经学者评价,才为人所知。黄万机所著《贵州汉文学发展史》,在“各府州散文家”一章中,第一个即为“龙绍讷”,以两千多字的篇幅评论这位苗族作家,肯定了他在贵州文学史上的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