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锦屏 > 人文锦屏 > 民族文化
锦屏民俗岁时节庆习俗关于婆洞平昂歌节、王寨中秋歌会
字号:
婆洞平昂歌节 婆洞是启蒙镇政府所在地一带侗寨的旧称。平昂歌场位于启蒙镇边沙村和巨寨村交界处,是由高长花园迁址而来,时间是八月中秋。赶歌场那天,男女老少穿上盛装汇集歌场,男女青年结伙成队地去找熟悉的异性歌队合为一个大歌队,赛歌时一致对付外歌队。每个歌队限唱“进园歌”列队漫步走进歌场,等事先邀约好了的对歌歌队,两组歌队相邻,各自围成圆圈坐下,每人都打开一把新红油伞作掩饰,整个歌场像朵朵盛开的大红花,引人注目,特具情调。
平昂歌场唱歌形式上以围堂对唱为主,一唱一答,相互盘问。歌腔以“哈啦高腔”为主,一人领唱,同伴合唱。领唱的歌声高亢激扬,清脆悦耳;合唱的歌声浑厚嘹亮,映山映水,非常动听。除了歌手,更多的是前来看热闹的人们,他们也手持红伞,有序的围在歌手们的外围,观众的红伞和歌手们的红伞相互映衬,组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王寨中秋歌会 王寨是锦屏县城的别称。王寨中秋歌会的前身是王寨歌会。王寨歌会流传久远,起源于明朝,发展于清朝。1914年,锦屏县城从铜鼓搬到王寨,王寨成了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王寨歌会走向了成熟和兴旺。进入21世纪后,随着锦屏县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几座风雨桥和风雨长廊的相继竣工,给王寨歌会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王寨歌会是锦屏县民间自发起来的自然集会,时间一般不固定,但大都选在王寨赶集的日子,或者锦屏的民族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或者其它民俗节气,如土黄日、戊日、观音日等。后来,渐渐地以中秋节为主了,王寨歌会变成了王寨中秋歌会。
王寨中秋歌会一般进行三天,即中秋节的前后三天。中秋节的前一天,无论是锦屏县内的歌手,还是邻县天柱、剑河、黎平,还有邻省区湖南、广西等地的民歌爱好者,云集锦屏县城,在清江大桥、风雨桥、风雨长廊、林科所森林公园等地,自由结集,成群成伙,或围堂坐着,或相互对站,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一唱就是三天三夜,形成了多地区、多民族、多语言、多腔调中秋盛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得到普遍的支持。2009年,锦屏县人民政府以及民族文化管理部门,因势利导,把王寨歌会更名为锦屏县城中秋歌会,并由县民宗局、文化局以及县民族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组织举办“锦屏首届中秋歌会”,设奖赛唱,设立奖项、制定规则、聘请评委,分类进行。比赛分独唱、对唱、合唱三个项目,根据得分多少分别给予奖励。因为这种由县级层面的政府部门组织的歌赛,在锦屏尚属首次,歌手们积极性空前高涨,踊跃报名参加。赛场程序严密,要求严格,观众多,场面气氛热烈。锦屏中秋歌会也就从2009年起,连续在县城举办了多届,一届比一届热闹,参加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质量效果之好,超出想象,史上罕见。
锦屏县城区位独特,地处黔、湘、桂交界处,又是清水江的重要城镇,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是苗、侗、壮、汉等民族交集最多、民歌最丰富的地区,王寨中秋歌会为这些地区这些民族的民歌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载体。王寨中秋歌会不但是锦屏民族文化的一张靓丽品牌,更是黔湘桂的一个民歌盛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