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锦屏 > 人文锦屏 > 民族文化
锦屏民俗岁时节庆之时令节日内容
字号:
时令习俗是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它的形成与古老的天文历法有关。锦屏地区,十分重视时令节庆,每个月都有节日,每个月至少有一个时令节日。主要有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清明节、立夏节、四月八、端午节、尝新节、六月六、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侗年、苗年、除夕等。
元宵节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这天,家家带着糍粑、米酒、刀头、香纸等祭拜菩萨、土地公、桥梁、神岩、古树、古建筑等,回家后又把过年时贴在门上、神龛、碓、磨、猪牛鸡舍、家具、农具等的冥纸摘下,全部火化。晚上,放炮喝酒,热闹气氛仅次于三十晚。有许多寨子有玩龙习俗,大家集中到村寨的后龙山玩起龙来,有的把龙玩进寨子,玩进每家每户。每到一户,主人家设台,摆上酒肉等供品接龙,玩龙人进屋绕堂高唱祝福歌,离开时主人家红包封送。锦屏元宵节的玩龙以隆里最为独特,那里玩的是花脸龙,形式独特,动作狂野,所以隆里人把元宵节叫做隆里花脸龙狂欢节。
二月二 二月二也叫做祭桥节,时间是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春暖花开,正是祭桥的好日子,人们蒸糯米饭,煮鸡蛋,杀公鸡上桥奠祭。有的邀约亲戚朋友到家做客,喝酒吃肉,猜拳行令,极为热闹。传说,早年祖公祖奶因在农历二月初二架桥而发子发孙。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就把这天定为祭桥节。
三月三 三月三又称甜粑节,顾名思义,是吃甜粑的日子,时间是农历三月初三。之前一二日,人们到山上找来红皮甜藤,捣烂滤水,将糯米磨成粉和甜藤水制成团,再用油锅焙成粑块。有从荒地、荒田采来“粑花菜”或山上采嫩“野菜”捣烂泡甜藤水和糯米粉制成粑团,用粽粑叶包好蒸熟,做成甜粑。三月三甜粑节,有的走亲走客,出嫁的姑娘拿着甜粑、酒、肉,邀着伴回娘家和亲人一起过节。
近年来,小江村的三月三节日过得有声有色,有歌舞表演,有民歌对唱比赛,前来参加的歌队歌手有县内各地,还有天柱、湖南靖州等县的,很是热闹。
清明节 清明节俗称挂亲节,主要活动就是挂亲祭扫。绝大多数是正清明那天挂亲,有的则在清明前后一两天进行,有“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后”之说。清明节期间,县城的国家机关、学校组织到烈士陵园为革命烈士扫墓。乡下老百姓都举行扫墓祭祖,在外打工的人也大都回家挂亲。挂亲一般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一起到坟上祭祀去世的老人,有的家族集资挂“众亲”。过去,有的房族有公共的“清明田”或“清明山”,作为挂众亲时使用。
挂亲结束,有的小家族就在墓地坪子架起锅子煮肉,大家合伙吃酒、猜拳,大人小孩个个兴高采烈。挂众亲的家族杀猪宰羊,开祠堂办伙食,几十桌像办酒席一样,很隆重。大家借清明挂亲之机,召开族众会议,宣传国家政策法律,讲家法族规,讲忠孝仁爱,教育大家要遵纪守法,做个忠诚善良、勤劳守道之人,还教育后辈少年要勤学苦练本领,长大为祖国、为家乡作贡献,为家族争光等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