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部门
  • |
  • 乡镇街道
  • |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锦屏 > 人文锦屏 > 木商文化
当江
字号:
木材贸易兴起后,徽州等江淮地区木商大量涌入茅坪、王寨、卦治等沿江村寨坐点采购“苗木”。因为语言不通,木商与苗、侗族人民互存戒备心理,交流困难。所以,三寨人就充当起中间媒介,为买卖木商翻译和搭桥。下游木商经常请所借的农家民众带入山区向林农采购木材,买得木材离开时,主动向所借宿人家支付些银两,作为借宿和引带入山寻购木材的酬谢。
随着买卖木商不断增多,茅坪、王寨、卦治三寨人便开起了“歇店”,为买卖木商提供食宿场所和木材买卖中介服务及帮助。“歇店”为客人提供的服务包括为水客联系材源,为林山客的木材寻找买家。买卖双方谈生意时充当翻译,并从中促劝生意达成。
清雍正五年即(公元1727年),贵州省对清水江中上游“苗疆”实施武力“开辟”。为“开辟”后苗疆经济复苏发展的需要,清雍正七年即(公元1729年),贵州省布政司批准在茅坪、王寨、卦治三寨设立“江市”,三寨轮流“当江”开木行,接买卖客商。
锦屏一带方言,对溪河无论大小统称“江”。“江”字初时读“纲”音,后来均读本音。茅坪、王寨、卦治三寨习惯将开木行接待买卖木商、主持木材买卖称为“当江”。所以,三寨就被统称为“三江”。
茅坪、王寨、卦治三寨轮流开“当江”,共同使用一个执照,轮到“当江”的寨年初需到省申请办“帖”和注册行号。三寨申请的“帖”名和注册的行号分别是:茅坪帖名为“五美公”,行号为“同仁美”;王寨帖名为“五甲公”,行号为“同仁德”;卦治帖名为“三才公”,行号为“同仁治”。三寨每寨一年,轮流坐庄。未轮值年“当江”寨,不得开行接客。
“三江”木行也即是木材贸易的中介服务机构。其职责:一是在木材买卖双方交易时,从中劝盘定价,有“一口喊断千金价”的权威。二是代水客寻找货源,选配木材花色品种,安排停泊坞子,兑付木款,雇夫排运输,结算账目。三是代山客编单木材,上缆索保存,垫付木材运费或价款,帮寻找买主,估量材积,代交各种税费。买卖成交后,从成交总额中提取4%作为酬金,称“牙口”或“牙佣”。光绪后期,正常年份每年从“三江”外销的木材总值白银200万—300万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