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91614
锦屏县隆里古城之饮食特色
20
杉乡锦屏
2025-03-18 09:03:33
5925638
军屯文化
锦屏县隆里古城之饮食特色
隆里饮食特色
酱粑:古城的传统名优食品,已有数百年历史,这种食品吃起来甜中带辣,辣中有香,芳香扑鼻,酥香可口,有滋补养身、助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因多食不能、少食还想食,所以又叫“怪味粑”。印合粑:古城的一种特色小吃。农历十二月中下旬,家家户户都要做印合粑。因印合粑有各种图案,小孩特别喜欢拿来玩耍。当地人们用来做春节前后走亲访友的礼品。血粑:古城一种味道独特的食品,将生糯米拌入鸡、鸭、猪血中浸透搅匀,将之拍成块状晾干,即成。血粑可长期存放,食时先蒸熟再切成小块,与其它荤素菜甜辣同煮,味香而糯营养丰富。腌鱼:古城传统名菜之一,具有骨酥、咸辣甜适度,清香可口,色美味正的特点。每年农历七月开田捉鱼后,把鲤鱼剖开,取出内脏,抹以各种佐料,并配入蒸熟的糯米装入鱼肚内,入坛(桶)密封腌数月即可。重阳酒:又称“套酒”“土茅台”,古城人们每年重阳节时都要制作重阳糯米酒。这种酒度数不高,芳香扑鼻,味道纯正,能滋补养身,舒筋活络,是当地人用来招待至亲好友和嘉宾的上等佳酿。米花、麻叶、菜粑粑:都是隆里的特色小吃,时隆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和家里待客的食品。共同特点是:酥香可口、食而不腻。米花是将糯米用甑子蒸熟,加入原生态野生植物提取的红、绿、黄等颜色后,用竹签加工成10~15厘米的圆米花晒干后即成,食用时用油炸酥即可。麻叶是用糯米加工面粉后,和面拧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15~20厘米大、厚约1毫米的薄圆面饼,撒上芝麻晒干备用,食用时用油炸酥即可。菜粑粑的制作则以籼米、糯米各半,加入多种佐料搅匀,放盐后蒸煮成糯米饭,然后做成15~20厘米大小、厚约1厘米的圆饼,晒干或烘干以备用。食用时,用油炸酥后切成三角小块即可上桌。其味香、酥、脆、爽。节骨茶:产自当地深山幽谷的天然绿色保健茶,其味香、清、爽,常喝有保健的功效。油茶:古城接待客人的饮料,人们每天的早、中餐都离不开它。它的做法很简单,用料却很讲究,具有解暑、解渴、减肥、提神的功效。乌米饭:以糯米、杨桐叶做成,颜色乌黑光亮,清香中蕴含一股淡淡的树叶香,是地道的“绿色食品”。杨桐叶本身是草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脾补肾的效果。马打滚:古城地道的小吃。做法是用糯米粉和成内空、里面放有芝麻、白糖的小面团,放于水中煮熟后,起锅,放在煳米面粉与白糖拌匀的蘸料中滚一滚,沾满煳米与白糖,就好像一匹马在草地上打滚似的。此食要趁热吃,轻咬一口,面粑细腻,味道香甜可口。农家菜:古城的农家菜也与众不同,系选用土生土长的材料,用“土”方法精心制作而成,别具山野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