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部门
  • |
  • 乡镇街道
  • |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锦屏 > 人文锦屏 > 军屯文化
梦幻古镇 传奇隆里
字号:

有这么一个地方,抬头是美景,手触是古典,脚踏是历史,感受是神秘……那就是明代军事城堡---隆里古城。

——题记

这是一片沉淀着历史沧桑的土地。自明朝洪武十八年,迄今已逾六百年,雕梁画栋,岁月留痕。这是著名的军事边陲重镇,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战火烽烟;遍布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这是一片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土地。山川秀美,文明早孕,人杰地灵,汉文化在这里保留完整,一代代文人墨客在这里歌吟。这片土地享有“汉文化生态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美誉,其独具神韵的有魅力越来越受世人倾注。这片土地,留下了太多美好的传说,曾令多少文人骚客在这里伫足凝思。这片土地保存着中国西南古代军事城镇中最完好的军事城池。隆里古城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南边沿,是一座少数民族集聚区鲜活的汉文化生态古镇,是明朝遗存的一座“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明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派第六子楚王朱桢率大军征剿义军,在隆里设立了“守御千户所”并屯集重兵、建造城亘,迅速形成了“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的宏大规模,在跨越了600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后,犹如一颗镶嵌在贵州高原上的明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徜徉在阡陌井然的古城上,仿佛走在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中。沉淀的历史,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独特的人文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诗意盎然的田园风光和丰厚斑斓的“多元一体”屯堡文化,使得其中的古意显得更加韵隽意长。隆里古城到处透出陶渊明笔下世外桃园中的那种远离喧嚣,幽静恬淡的古韵。巍峨雄壮的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钟灵毓秀,荣耀泛光; 那些古老的砖瓦构筑成的窨子屋民宅,风骨奇峻,近看如“笏板”朝天,远观如飞燕腾空,灵动自若。那些古老的家族宗祠,均有明清风格的云窗、闺阁、边门、窗芯及石刻,到处是文化,遍地见画艺。城中规划整齐而错落有致的古街古巷、古井古碑及高大挺拔的风火墙、鼓楼、宗祠等院落亭阁古朴不失传统的优雅,尽显岁月的沧桑,依然显露它盎然古韵之派势,一切都显出慢悠悠的节奏。几乎所有到这里的人都被这种古韵自然、淳朴典雅、舒适悠闲的节拍感染……“扬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仙李白的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使隆里古城这座地处夜郎之西、五溪之溪的古城更增添了迷幻的色彩。

当置身龙标书院,仿佛看到了一盏照亮了边胞懵懂心灵的明灯,仿佛看到诗家天子”王昌龄在给莘莘学子传道授业的那一幕幕,又听到了穿越六百多年岁月却逾发浓烈的江南九省乡音。千年之后,这首诗歌里的乡愁早已萌芽、拔节、开花,在隆里古城薪火相袭的故事里轮回了无数次,而龙标书院里流溢着唐宋遗风,意蕴着徽派建筑文化的门楼、中厅、一方荷塘及依依杨柳依旧古色古香。诗人走了,王昌龄在龙标书院留下的瀚海墨香还在,龙标书院厚重的文化底蕴犹存。在古城长93米宽8.5米的蜈蚣街上,不时地走来打扮时尚的女孩,徜徉在深巷高墙、古建筑之间,不时用脚步丈量鹅卵石铺就的蜈蚣脚长,惊奇地端详古城的宁静致远,静静地聆听鼓楼上叮叮当当的风铃轻响……走进由中国与挪威两国合建的古城军屯生态博物馆,在这里古城的沧桑变迁得到最好的诠释,古城的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得到最好的升华,古城的传奇故事得到最好的追溯……

古城的民间文化多姿多彩,尤其唱汉戏、迎故事、玩龙灯三大民族文化瑰宝又形成了隆里古城古老、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传统。玩龙灯是古城居民多年的庆春传统节目,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赶来观看。开锣玩龙的时间由东南西北各门事先约定,锣鼓一响,赤、白、黄、黑八条龙同时出动,汇集城中广场,锣钹鼓号齐呜,群龙竞技,热闹非凡。而龙灯中的花脸龙玩耍,为古城的“狂欢节”,奏响了舞龙的高潮,尽情展现了她独具神韵的魅力。与其它地方的龙灯节不同的是,每个舞龙的人都要画“花脸”,“旦、末、净、丑”皆有。相传取材于宋朝建国初期“蓝季子会大哥赵匡胤”的民间故事。这别具一格惊艳亮相的花脸龙不仅在规模震撼人心,其艺术质量也令人叹为观止,乃全国独一无二。

从古城下小街穿过古城西门青石栈道,踏上采荷桥,经怀伯亭,过平水石桥,沿着庇佑古城生生不息的龙溪河而下,走过一度成为人文胜景的状元祠,便来到跨江锁秀的状元桥。龙溪河畔的状元桥、状元墓、状元祠、状元亭和龙标书院一样,都是隆里人寄以深情怀念王昌龄贬谪隆里而建的文化古迹,是隆里古城独特优美的人文景观。状元桥两岸树木葱茏,桥下流水潺潺,鸭儿戏水,村姑洗衣,好一幅迷人的图画。状元桥头有一座万人碑,碑文文采飞扬,字体苍劲古朴。走过万人碑,沿着芳浸草引的小花街往上盘攀便是真武山,是隆里古镇龙标“八景”之一,名“螺岫松涛”,又称“洪钟松涛”。山顶里的真武庙,因庙观而得名。真武庙里时常香火缭绕,拜客如云。站在真武山观景台上,古城全景尽收眼底。古城地势开阔,良田千亩,阡陌纵横,龙溪河迥澜,四周青山连绵逶迤,五马坡拱秀,接天连地的绿色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风采依旧的三街六巷九院子历历在目,眼前仿佛浮现600年前将士戍边站岗和练兵比武的壮烈场面......

夕阳西下,夜幕低垂。当夕阳沉落时,古城稀疏的灯光勾勒出一幅天然的国画长卷。一派古朴,像一页尘封的历史,潇潇洒洒地漫卷在田野,尽情展现她神奇的魅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