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特色美食以腊肉、豆腐笋、螺蛳鸭、启蒙酸菜鱼、稻花鱼、油茶鸡、裕和腌鱼为主;特色小吃以糊米油茶、米豆腐、米粉、米花麻叶菜粑粑、手工凉粉、马打滚、油炸粑为主,除此外还有糍粑、三月耙、乌米饭、粽子、九月粑等当地群众喜爱的小吃,这些美食小吃是锦屏当地苗族侗族饮食文化传承的具体体现,部分美食——“锦屏腌鱼”被评为省地理标志产品,深受广大游客和群众喜爱。
隆里米花、麻叶
米花、麻叶、菜粑粑这三种食品是隆里古城的特色食品,是隆里逢年过节和家里来客,接待中外游客请吃早茶的食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酥香色美,可口,食而不腻。隆里人讨亲嫁女也少不了它。
米花用糯米通过甑子蒸熟,加入红、绿、黄等食用颜色后,用自制的竹圈加工成10-15厘米大圆米花,晒干后备用。食用时用油炸酥即可。
谭小黑 野山核桃仁
裕和腌鱼
“裕和腌鱼”不仅是锦屏县的一大特产,而且在黔东南乃至贵州都深受消费者欢迎。它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它独特的工艺和味道、令人垂涎,其产地是锦屏县河口乡山清水秀的青山界一带勤劳的苗乡侗寨人民历经数百年常期加工食用的风味食口,它利用当地独一无二的气候和水资源,采用独特的配方和纯手工加工工艺腌制而成,是黔东南地区远近闻名的地方土特产,其口味酸中带甜,辣酸适中,质好味美,口感纯香浓郁,风味独特。
据了解如今在锦屏河口一带还流传这样的歌谣:“四季来客我不愁,要吃鲜鱼在田头,要吃干鱼炕上有,还有腌鱼在桶头”可见锦屏人民的热情好客。说到腌鱼,其实腌鱼是我们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风味独特的一道民间佳肴,并不少见,但同一地区,居地不同,鲜味各异。就锦屏县河口苗乡而言,腌鱼的制作与醇味独具一格,尤其是著名的“裕和腌鱼”,它和普通腌鱼比较,除具备了一般腌鱼的酸、辣、香外,还兼有酸里带甜,辣不上火,馨香弥漫,并且肉质新鲜,嚼有韧性,舒心爽口,一次品尝,终身难忘。同时与一般的坛制腌鱼的简单制作相比,“裕和腌鱼”的工序很有讲究,操作繁琐,特别要求盛器的选择与配料的适度。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想知道它是怎么制成的?那现在我们就进一步来了解该裕和腌鱼的制作过程吧!首先是盛器腌鱼桶的制作,要求是规格大小有度的杉木桶,当地叫做“腌桶”,专有木匠套做。腌桶必须是年陈年岁的杉木,其他木料均不可代替,否则腌味会因树质的不同而串味,且高、低、大、小都要适宜,过高大,则通风不足,腌鱼存放时间不能保证;过矮小,则透风清冷,腌不沁罄,泛味不香;底部留有气孔,可控制腌鱼的温度与湿度。
其次是选料,包括腌制的鱼种、大小都要考虑。秋收前将田鱼捉来清养一两天,让鱼把腹内粪便吐净,然后将田鱼剖背剔内杂,用盐浸泡3天左右,沥干水分;再用糯米饭、辣椒粉、特色香料及甜酒曲等配料均匀搅拌后,层层放于暗桶中,上面盖撒适量配料,再压紧,再放第二层,直到腌桶被装满五分之四,层层按有关程序操作完成后,最后,压顶置于透风暗处即可,一般挤压严密腌制45天后即可食用,但裕和腌鱼真正的成熟期短的半年,长的两三年。如陈放窖酒,时间愈长味愈醇。陈放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腌桶飘散而出的香味日渐浓厚,经验丰富的农妇,闻其味就可知腌鱼的成熟程度。等到成熟期,揭桶盖取鱼,被配料咬熟的腌鱼,香味拱鼻,清新素净,肉淡红,整条鱼儿比原形略变小,如一张发润的新皮纸,不滴水,不滑手,忍不住手撕一角放进嘴里,那原汁原味的裕和腌鱼啊,沁人肺腑,透身舒爽,令人食欲大增。
说完“裕和腌鱼”制作,现在我们乱来了解一下它的吃法,其实“裕和腌鱼”的吃法与普通腌鱼没有两样,年轻小伙喜欢生嚼,美味无穷,爽口甜心;老少喜欢煎吃,酸脆可口。
而如今,“裕和腌鱼”已成锦屏的品牌特产,产品供不应求。如果您有幸到锦屏并且能吃上一顿正宗的“裕和腌鱼”,那算是您有口福了。这就是黔东南锦屏县著名的“裕和腌鱼”了。想吃了吧,那您在空闲时,就请到返璞归真的杉木之乡黔东南锦屏县来吧!
薏仁米
薏仁米称为米中第一,一点也不为过。薏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古老的粮药兼用作物。其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的含量远远高于大米。薏米全身是宝,各部位都可入药,薏米性凉,味甘淡,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胃、清肺热、止泄泻等作用。常与红豆一同煮水作为祛湿气首选,薏仁米素为中老年人日常滋补和美容佳品。
锦屏薏仁米采用传统有机种植。产地主要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彦洞乡。
金丝皇菊
金丝皇菊产自锦屏县固本乡东庄村。其黄酮素含量极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香、甜、润”三大特点,还有散风热、明目等功效;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气味芬芳,属药、茶两用佳品。
东庄金丝皇菊食用方法多样,其中凉拌菊花、食用菊火锅、菊花粥、菊花茶、菊花肴、菊花羹、菊花膏、菊花糕、菊花酒等都是上乘之选,口味多重,能满足各地消费者口味需求。
金丝皇菊是锦屏县固本乡东庄村扶贫产业的典型代表之一,是县级扶贫农产品。为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开展,2018年始,固本乡东庄村在锦屏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将金丝黄菊产业的发展列入“党建+产业”发展战略中,充分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因地制宜种植金丝皇菊210亩。
2019年以来,杉乡文旅旗下的锦味公司紧扣产业发展要素,联合固本东庄农文旅合作社结合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民”的发展模式,发动当地在户百姓以“股份+分红”方式共同发展“金丝皇菊”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脱贫的新亮点。
云照茶叶
云照茶叶,种植于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云照村的群山之巅。这里海拔平均900多米,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高山云雾出好茶”,独特的生态优势和气候条件孕育出叶嫩肥厚、经久耐泡、清香馥郁、回味悠长的云照有机云雾茶。该茶场种植造福乡里,种茶人梦想把云照有机茶叶做成世界闻名的民族茶文化的代表品牌。
富硒红米
富硒红米是特种稻米的一种,素有米中优秀之称,富硒红米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较高,故民间又称其为“药谷”。锦屏富硒红米采用少数民族原始自然的耕种、培育、加工方法。外皮呈红色、内心红心。生长周期比普通稻米长2个月左右,颗粒均匀饱满的米粒中硒元素含量更高,并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铁质、泛酸,谷胱藤氨酸等微量元素及营养物质,口感柔软粘稠,天然麦香浓郁。与普通大米不同的一点是,富硒红米是煮粥吃营养价值最高。“硒在大米里以蛋白质形式存在,不会流失很多”,富硒米尽量不要淘很多次,因为米糠也就是果壳里也含有硒。
锦屏山茶油
锦屏山茶油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的特产。锦屏县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不含芥酸和山俞酸,不引起血管硬化和血压增高,不产生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是绿色保健食用油的上乘品,是人类最好的食用油。
锦屏县是山茶油的资源富集区,现有山茶油基地10万亩,年产茶油540余吨。主要分布在县境内东南部的新化、偶里、大同三个乡镇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油质清醇、晶莹剔透,属纯天然无公害的特色农业产业资源。
锦屏蜂蜜
锦屏蜂蜜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的特产。中蜂采集百花经充分酿造而成,封盖成熟的土蜂蜜,蜜色深黄、口味独特、香味醇厚且浓度高、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锦屏中蜂是中国西南蜜蜂中的一个优秀品种,历年来,锦屏县提倡退耕还林还草,鼓励养殖户在荒山、草地、林间播种蜜源植物,保护现有蜜源林,结合发展经果林,种植对养蜂有蜜源价值的果树或其他林木,改善养蜂生态环境和蜜源结构,提高中蜂生产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地选种育王,提高蜂群抗病力,培育春季繁殖迅速、产蜜量高、造脾迅速、不起盗蜂、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蜂群,适当引进外地中蜂优良品种改良当地中蜂,提高蜂群抗病力和丰富蜂群的遗传性。并以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带动产业发展,做到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批量,质量上档次,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使养蜂业真正成为一项支柱产业,促进蜂农创收,财政增收。
中蜂采集百花经充分酿造而成,封盖成熟的土蜂蜜,蜜色深黄、口味独特、香味醇厚且浓度高、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亦为《本草纲目》记述之蜂蜜,药效佳,是药引的首选蜂蜜。
近年来,锦屏县立足气候环境和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产业。中蜂养殖户正在逐渐增加,农民养殖中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启蒙酸菜
启蒙酸菜是启蒙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传统饮食文化,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保留着浓厚的民族传统。其腌制方法传统独特,工艺精湛考究。启蒙酸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黔东南州家喻户晓,2008年荣获“黔东南13大名菜”称号。
锦屏启蒙酸菜造型独特、色泽亮丽、香气高雅、质地脆嫩、味道纯正鲜美,具有开胃生津、提神解暑的特点。在黔东南自治州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锦屏婆侗老寨酸菜以当地大叶青(芥菜)为原料,侗家传统腌制工艺结合现代控温发酵技术精制而成,唯有锦屏县启蒙镇独有,是当地著名的侗家特色。
其传统制作技艺位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